在数字货币交易的复杂版图中,BTC/USDT 交割合约频繁出现在投资者视野中,其合法性备受关注。要明确其法律属性,需从虚拟货币相关政策法规入手。
2021 年 9 月 24 日,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门联合发布《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》,这一文件为判定 BTC/USDT 交割合约合法性提供了关键依据。通知指出,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不具有与法定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,不应且不能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。而 BTC/USDT 交割合约,本质上属于虚拟货币衍生品交易范畴。按照规定,虚拟货币衍生品交易这类相关业务活动,涉嫌非法发售代币票券、擅自公开发行证券、非法经营期货业务、非法集资等非法金融活动,一律被严格禁止,坚决依法取缔。
以实际案例来看,2021 年 11 月,潘某祥按约定将 2367 余万 USDT 转至雷某才指定地址,后双方因合同关系及结算价格产生纠纷,潘某祥诉至法院。法院审理认为,案涉合同违反法律、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,双方使用 USDT 交易支付,属于非法金融活动,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,由此造成的后果由双方自行承担。这一案例直观展现了虚拟货币相关交易在法律层面的不被认可。
从金融监管角度而言,虚拟货币市场缺乏有效监管,交易透明度低,价格波动剧烈,易被操纵。BTC/USDT 交割合约在这样不稳定的市场环境下,不仅投资者权益难以得到保障,还易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。并且,虚拟货币交易常与洗钱、赌博、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活动紧密相连,严重扰乱经济金融秩序,危害社会稳定。
综上所述,在中国现行法律政策框架下,BTC/USDT 交割合约属于非法金融活动。投资者务必充分认识其潜在风险,谨慎参与相关交易,以免遭受法律风险与经济损失。